來源:河南巖之璽實業有限公司發布日期:2022-11-10點擊數:0
公募、外資、大股東全在拋售!董明珠“靠近”網紅,格力遠離
即便作為格力空調的忠實用戶,作為董明珠的忠實粉絲,也不得不說格力目前的發展狀況并不理想,與老對手美的相比更是相形見絀。
作為格力電器的人物,董明珠近些年來的決策過于“任性”,手機、芯片、新能源車汽車...這幾個研發風險 、資本投入 的賽道,董明珠近些年竟然都有喊話要布局,這似乎與此前她務實形象形成了 反差。
這兩年來,董明珠和格力電器讓筆者感受多的不是產品,而是與網紅的頻繁互動。
綜藝出道的95后少女孟玉童成為董明珠的秘書,未來還可能繼任者。
曾經被羅永浩懟得體無完膚的王自如卻空降格力成為副總裁、負責格力營銷。
很難想象他們會跟格力和董明珠聯系在一起,但是他們就是在一起了,而且還聯系緊密。
更值得注意的是,作為嗅覺為靈敏的投資 一近些年也并不看好格力,從持倉數據來看大股東、險資、外資、公募竟然全在拋售。
只能說,董明珠離網紅越來越近,格力離 越來越遠。
格力VS美的
格力早已被競爭對手拋在身后
據wind數據顯示,公司2018-2021年營業收入分別為2000.48億元、2005.08億元、1704.97億元和1896.54億元,分別同比增長33.33%、0.24%、-14.97%和11.24%。
扣非歸母凈利潤方面,格力電器增速下滑跡象同樣非常明顯。2018-2021年分別為255.81億元、241.72億元、202.86億元和218.50億元,分別同比增長20.83%、-5.51%、16.08%和7.71%。
數據來源:wind
格力電器自然可以將發展停滯現狀遷怒于客觀情況,如房地產的沒落疊加疫情的影響。
但就家電頭部企業來看,格力在行業對比中的表現也并不如人意,營業收入和凈利潤連續出現負增長,這在頭部企業中也是少有的。
格力的老對手美的在過去3年營業收入增速分別為6.71%、2.35%和20.26%。其中,2021年營業收入更是突破3000億大關,達到了3417.51億元,營收規模快超過格力的1倍。
海爾智家在過去3年營業收入增速分別為8.13%、5.92%和8.51%,2021年營業收入達到2277.18億元,超過格力電器近400億元。
在凈利潤方面,格力電器的凈利潤近3年分別為246.97億元、221.75億元和230.64億元。
而美的同期凈利潤為242.11億元、272.33億元和285.74億元,海爾智家為82.06億元、88.77億元和130.67億元。
從凈利潤角度來看,似乎格力與美的的差距并不明顯,而且也依然于海爾智家好幾個身位。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格力電器近些年的凈利潤增長很大程度是依賴于對費用控制。
據wind數據顯示,格力電器2014年銷售費用為288.9億元,而在2021年銷售費用僅為115.82億元,規模銳減了172億元,縮水接近60%!
美的集團的銷售費用在2014年為147.34億元,2021年則為286億元,規模 !
海爾智家同樣如此,2014年銷售費用為115.78億元,而2022年高達365.54億元,規模翻了3倍!
對于帶有消費屬性的公司而言,對銷售費用的過度控制并不算是件好事。
一方面可能是企業自身缺乏新的增長點,尤其是沒有新的拳頭產品需要推廣。
一家朝氣蓬勃的消費品屬性的公司,銷售費用大概率是向上的。因為它持續會有新產品需要推廣,而有了新的產品就會為企業帶來了新的增長點。
另一方面則可能是自己經營上存在問題,需要以此來調節利潤。
比如此前分析的青島啤酒,行業大的格局已定,未來也沒有太大增量空間,還需要面臨不斷上漲的生產成本,所以縮減銷售費用也屬正常。
據2021年財報,格力電器涉及業務較多,其中消費領域覆蓋家用空調、暖通空調、冰箱、洗衣機、熱水器、廚房電器、環境電器、通訊產品、 樓宇、 家居;工業領域覆蓋 裝備、精密模具、冷凍冷藏設備、電機、壓縮機、 電容、半導體器件、精密鑄造、基礎材料、工業儲能、 資源。
格力電器雖然布局廣泛,無論是喊的震天響的芯片、新能源車亦或是手機,都沒能給公司帶來實際性收益,而其他接地氣的小家電又遲遲難以打開局面。
但是從收入方面看,空調業務依然占據較大比例,在2021年貢獻1317.13億元,而其他消費領域的業務的規模都還只停留在幾十億上下,尚未形成氣候。
格力的其他業務在2021年貢獻了448.13億元收入,35.83億元毛利,銷售毛利率僅為3.47%。
據媒體報道,格力的這個“其他業務”主要是指格力通過統一采購原材料,并轉售給供應商的銷售收入,實質上是貿易類業務,毛利率水平較低。
無論是業務模式,亦或是貢獻收入,這個業務未來可能也難成大器。
反觀美的集團,公司的業務收入更加多元化。據wind數據顯示,公司在2021年暖通空調收入1418.79億元,超過格力100億元。
不過美的在這項業務毛利為298.67億元,要比格力低100億元,可見格力在空調領域的 溢價要更高一些,優勢依然明顯。
不過問題在于美的集團并不依賴空調業務,旗下還包括消費電器、機器人及自動化系統等業務,而且近些年來還有不錯的增長。
在2021年,美的集團的消費電器業務貢獻收入高達1318.66億元,貢獻毛利365.87億元;機器人以及電動化系統貢獻收入272.81億元,貢獻毛利59.31億元。
此外,美的集團也有較大規模的其他業務,據其董秘解釋美的的其他業務收入主要為材料銷售收入。這項業務在2021年貢獻收入350.63億元,毛利56.30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美的集團收入的多元化還體現在國外收入方面。
據wind數據統計,美的集團在2017年國外收入就突破千億元大關,截至2021年年末已經高達1376.54億元,成為支撐業績增長的主要支柱。
同時,海外收入的毛利率較為穩定,長期在21%左右,而國內市場的毛利率已經由30%降低至23%。
反觀格力電器,2021年海外市場貢獻的營業收入僅為225.35億元,僅為美的集團的1/6,銷售毛利率為9.84%,僅為美的集團的1/2,無論從各個角度來看都無法與美的集團對比。
而這也就解釋了為何美的集團銷售費用持續攀升,而格力電器不得不縮減銷售費用。
資產負債表暗藏隱憂
經營方面的問題還是會體現在資產端,格力電器目前財務報表依舊扎實,但有些問題也同樣需要注意。
據wind數據顯示,格力電器的貨幣資金截至2021年年末依然高達1169.39億元,但從資產百分比來看卻又是近7年以來的低點。
同時,格力電器的存貨在不斷攀升,截至2021年年末存貨高達427.66億元,這相較于2020年的278.80億元增長幅度高達50%!
需要注意的是,格力電器的存貨不僅在上升,相對值也在上升。截至2021年年末存貨占資產百分比為13.38%,創近9年新高。
同時,存貨占銷售百分比已經高達22.55%,這幾乎接近上市以來高點。
盡管空調不像手機等消費電子產品 換代的周期較短,但是如此大規模的存貨風險不容忽視。
反觀美的集團方面,盡管公司的存貨的 值也在攀升,但是攀升的幅度要明顯低于格力電器,相對值也保持穩定。
據wind數據顯示,美的集團2021年年末存貨為459.24億元,占資產百分比為11.84%,銷售百分比為13.38%。
產業鏈地位有所下降?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格力電器對產業鏈上游公司擁有較大話語權,這甚至經常被當做會計學的經典案例。
不過近些年,格力電器似乎話語權也有所減弱,其中顯著的是應付票據及應付賬款總額依然保持著較大 值和相對值,但是結構卻在發生較大的變化
應付票據及應付賬款是對上游的無償占款,這些無息負債較高反而說明公司對它的上下游具有 的議價能力。
其中,應付票據指企業簽發的承諾在一年內支付款項給票據持有人的書面憑證。
應付票據分為銀行承兌匯票和商業承兌匯票,銀行承兌匯票的承兌人是銀行,商業承兌匯票的承兌人是企業。
對于收款人來說,票據除了有貼現的功能之外,兌付風險也要小于應收賬款,其中銀行承兌匯票風險小,其次是商業承兌匯票。
但對企業使用承兌匯票需要事先在銀行存入保證金,其中銀行承兌匯票的比例要略高,因此在此之前格力的應付票據較低,以大程度上“壓榨”上游企業資金。
據wind數據顯示,在過去很長時間格力電器的應付賬款要遠高于應付票據,例如在2014年甚至是應付賬款接近應付票據的5倍!
不過近些年格力電器的應付賬款和應付票據的結構產生不小的變化,應付票據占比在大幅提升。
2021年年末,格力電器應付票據及應付賬款總額為766.19億元,其中應付票據為407.44億元,應付賬款為358.75億元,應付票據受此超過應付賬款。
其中,應付票據結構為應付銀行承兌匯票407.38億元,應付商業承兌匯票600萬元,
在今年一季度,格力電器應付票據及應付賬款總額有繼續攀升,達到794.68億元,其中應付票據已經高達493.53億元,而應付賬款則減少至301.15億元。
在往期一季度往往是應付票據和應付賬款較低的季度,這或許意味著在未來一段時間這個科目還將繼續攀升。
巨額的銀行承兌匯票也直接導致公司的貨幣資金中有約362億是保證金,這在以往是非常少見的。
股東、險資、外資、公募全在拋售格力股票!
觀察一個公司的發展近況如何還有一個較為直接的指標,就是看它的股東們是否堅定的持有股票,但是遺憾的是,格力電器各類型股東近些年來都在拋售。
6月24日,格力電器公告稱,公司第三大股東京海互聯網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京海互聯”)通過大宗交易方式,減持了公司股份1.10億股,占格力電器總股本的1.86%,此次京海互聯套現或超過35億元。
對于這次減持的原因,以及資金的用途,京海互聯未給出理由。
京海互聯的另一個身份是格力“經銷商渠道聯盟”,是格力電器10家區域經銷商,入股格力已有15年之久。
同時,京海互聯法定代表人郭書戰還是董明珠的“親密戰友”,在董明珠打造經銷商模式過程中曾力挺的。
董明珠在自傳《行棋無悔》中提到,1999年10月,河南格力銷售公司的4名股東給她發了一份傳真,要求罷免總經理郭書戰,董明珠保住了郭書戰。
對于京海互聯的減持,外界猜測或與格力近些年發力線上渠道有關。行業人士表示,格力正在加速渠道轉型,電商銷售額逐年上升,自然動了經銷商的奶酪。
值得關注的是,與格力電器產生間隙的不止京海互聯一家經銷商,近些年格力的經銷商頻繁投奔倒戈美的。
2019年,格力電器開展了新一輪的銷售渠道變革,一度激起了部分代理商的不滿,當時負責山東市場的段秀峰公開宣布辭職。
2020年8月,原山東格力的銷售總監苗培遠高調成立山東盛美 電器銷售公司,并直接喊出“買空調選美的”的口號。
在山東格力“倒戈”的3個月后,河南銷售公司的部分主力也轉投了對手美的。原河南格力中央空調銷售總經理郭華鋒已經加盟了環洲機電,一同加盟的還有原河南格力中央空調豫北銷售部部長邢麗敏等人。
除了經銷商之外,大批投資 一也在選擇離開格力。
歷史上,格力電器曾是各類投資 一偏愛的上市公司,歷史上公募基金持有格力電器比例一度接近66,陸股通持有格力的比例接近19。
2019年年末,公募持有格力的比例9.75%,券商持有比例0.15%,保險持有比例1.10%,陸股通持有比例14.99。
而到了2021年年末,公募持有比例僅3.12%,券商持有比例僅0.03%,保險持有比例僅0.79%,陸股通持有比例僅9.93。
滬股通方面,外資持有格力電子的自由流通股本高過26,而目前已經腰斬,僅為13左右。
被大批 一拋售的同時,格力電器的股價也在一路下跌,2019年年末公司股價高觸及62元左右,目前僅為34元,縮水幅度接近50,市值蒸發接近2000億元。
參考資料:
1、從票據看企業實力,格力是個反面例子?,小北讀財報
2、棱鏡 | 格力經銷商倒戈美的!董明珠名字成專賣店名,渠道改革能否成功?